時間:2024/9/13~9/17
人員:iio、幾摳、文家、閔勛、葦如 共5人 (皆為清大山社嚮導/OB)
[參考記錄]
2023/04/02~04/06 南湖西稜,經巴巴南稜,死亡稜線,出新鞋羅閑
2021/4 北一段-南湖中央尖縱走3+1日via巴巴山南稜
2020/5 巴巴山南稜上中央尖山東峰出羅閑山
2020/2/10~14南湖北稜、巴巴山南稜、新鞋羅閑山 陳家文
2017 巴巴稜直上中央尖 gigi
2012巴巴山--中央尖山..中央山脈主稜縱走 郭英豪
2003/7 南湖巴巴中央尖東(輔大OB)
[水源概述]
雲稜山屋儲水桶、南湖圈谷溪水(在此取後面幾天行動水)、巴巴南稜鞍部大水池(穩定看天池,水質偏黃無味)、中央尖西峰後鞍部水池(穩定看天池,水質不優)、南湖溪-耳無溪匯流口
[訊號概述]
稜線上開闊處,中華電信多半網路訊號不錯,遠傳看狀況。本隊有攜帶inreach備用,五天都沒有用到。
9/12 Day0
晚上十點多,與夥伴們在宜蘭火車站會合,分配公裝後,驅車前往登山口。
約半夜一點多抵達思源埡口登山口,往裡面走一點,到樹林中的平坦地露宿過夜。
9/13 Day1勝光-南湖圈谷
天氣晴,晚間大雨
04:30 起床,收拾背包後上車前往勝光
05:50 勝光的果園產道入口,整裝完畢出發!
06:30 勝光山登山口,才剛走到,就有一隊人馬搭車上來......聽說搭車1人300,步行的我們覺得自己現賺300元,好賺?
06:45 一連串的陡上之後,上稜
06:50 勝光山
07:50 稜上平地休~08:20
08:35 松風嶺,前面已經休過這邊就不停了~
08:50 多加屯避難小屋,天氣好好,可以展望對面聖稜線了!
09:20 多加屯山
10:15 木竿鞍部
10:35 雲稜山莊休-11:00 接下來又是要一連串陡上啊
13:00 審馬陣山岔路休息吃東西,好累~只有閔勛孤單地前往單攻
13:30 出發
14:50 南湖北山岔,這次文家陪閔勛去單攻
15:20 出發,最後一段路了!還好今天雖然雲多但天氣還不錯,午後陽光將五岩峰的岩石照得暖暖的
15:50 南湖北峰,終於看到圈谷了~休息拍照
16:10 出發
16:30 抵達南湖圈谷,在下圈谷的營地紮營。一天走到圈谷真的有累餒!
這天晚上好冷,風很大一直灌進天幕,半夜還下起一陣陣大雨,讓人心裡涼涼的......
9/14 Day2 南湖圈谷-巴巴山-鞍部大水池
凌晨一陣陣大雨,上午多雲霧雨,中午過後轉為多雲時晴偶陣雨
清晨雨已經停了,但依然刮著風且霧氣很濃,iio又去搜尋了一下天氣資訊,說今天台灣上空有一顆冷心低壓帶來水氣,但影響時間可能就只有今天。大家討論了一下撤退的可能以及對天氣的疑慮,最後文家一句:不如我們就先走到巴巴山吧,如果天氣還是不好再考慮撤退。嗯...好像無法反駁,硬著頭皮繼續前進。
05:30 出發
06:25 主南岔路
06:35 南湖池及廢棄山屋,南湖池水看起來好黑,休~0700
08:25 南湖南峰,好帥的山頭,可惜一片白牆,什麼都看不到
08:45 出發,天氣開始好轉了一些,原本一直籠罩四周的白霧偶爾會散開,露出前方蒸騰的稜線,嗯...沒人再提撤退了。
09:00 巴巴山屋遺址
09:30 巴巴山的前一顆山頭,預計要從這邊往東南下切開始非傳統路行程,下背包前往輕裝單攻巴巴山。
09:40 巴巴山,是一顆有點破碎的帥氣山頭!
10:00 回到巴巴山前一顆山頭,抓往東南的方向,開始下切後就迎接一片箭竹海。路徑不是很明顯,但一路上有蠻密集的路條可以跟隨,除了白色的路條之外,還有2022年的赤心巔峰中央山脈大縱走計畫,古前輩在這段路留下的紅色路條。敬佩在這段稜線上來回探勘的毅力!
10:08 經過黑水塘
10:20 來到一塊沒有箭竹的鞍部小透空,此處往上後,要注意分岔稜,要選擇往南方向的稜線,我們一開始沒注意走錯往北的稜線去了,後發現折回往南。
10:40 3291峰(巴巴南峰前一顆山頭)
11:00 抵達巴巴南峰,休~11:25
接下來往3277峰的稜線,還是繼續在密集箭竹裡上上下下
11:45 遇到一個小岩稜,稍微右繞再直上
12:30 過3277峰,前方的雲霧稍微散開,看到郭英豪前輩紀錄照片中的龐大雙股稜,若隱若現出現眼前!
根據紀錄,過3277峰後會遇到2個主要的岩稜地形,第一個岩稜比較簡單,過去紀錄多半直上而過,第二個岩稜(3139峰)比較棘手,在很久以前2003年輔大的紀錄曾從西方的草坡森林輕鬆繞掉,大家討論之後決定嘗試看看腰繞掉第二段岩稜。
12:40 遇3277峰後第一個岩稜,直上,主要過兩段比較難過的地形,第一個直接攀上岩稜,第二個則是要再翻過岩稜上突出的石頭,此處也比較難架繩,只能靠大家自己努力。
13:00 第二岩稜(3139峰)前山頭,此處已經可以看到前方的第二岩稜,又大又光滑的石頭看起來真不好搞~而鞍部大水池的草坡也清晰在眼前。一邊前進一邊觀察可以從哪邊下切腰繞,最後往下走到約鞍部高度,再開始下切西側的草原,草原坡度頗陡,一邊下切一邊尋找腰繞點,小心不要太早開始橫切腰繞,會遇到很陡的地形。
13:40 最後一直下切到草原終點,下切h3030左右的溪溝,越過溪溝後進入森林,沿著3139峰的岩壁底部,開始森林裡的腰繞,這裡感覺好安全,好好走XD 腰繞一段路後上切 可以看到左上方的鞍部大水池草原,有前人留下的布條,在草原和森林的交界,順順地上切回鞍部,。
觀察起來,應該也可以更早從3139峰前一顆山頭,就瞄準鞍部西側的溪溝,順著草坡稜線下切,越過溪溝後再直上鞍部。
14:00 平安抵達鞍部大水池~水池在稜線鞍部的正上方,越過水池後往東下一點點有很避風的營地!鞍部大水池營地比想像中還舒適太多,比預期還早抵達營地大家都很振奮!馬上雨布搭起來睡午覺耍廢,而搭好雨布後才開始一陣陣下雨,實在是太幸運了。怎麼才第二天就感覺已經走了好幾天......,鞍部水池水質不清澈,我們有煮沸過後喝是沒事,鞍部水池看起來是穩定。
9/15 Day3 鞍部大水池-中央尖山-死亡稜線-天空營地
天氣晴
今天是此行行程最緊張的一天,要經過巴巴南稜最危險的一段地形,還有死亡稜線,大家前一天晚上討論地形就已繃緊神經。還好清晨一出帳就看到滿天星星,昨日的陰霾一掃而空,老天給了完美的天氣,令人振奮!
05:45 出發,回到稜線上大水池,萬里無雲的早晨,曙光正好露出,照耀遠方的聖稜線,來時路的南湖大山也現身,大家心情雀躍地拍了許多照片。
在草原陡上一陣後,上到山頭進入樹林。這裡的草原裡面夾雜著許多杜鵑、灌木、刺柏、有刺植物,時常需要自己找好走的路繞開太過密集的植物,再抓方向回稜線。
07:50 密集的箭竹不知不覺消失,林相轉為鐵杉,舒服美麗的稜線,決定在一塊空地停下腳步,各自解放,休~08:10
08:20 本想到紀錄上的觀景平台再大休曬曬太陽,結果不知不覺已過觀景平台,稜線開始變瘦,沒有太多腹地,前一個休息的空地還比較舒服。直接在稜上找個地方吃點東西,在開始爬地形前先休整一下~08:50
08:55 出樹林後眼前就是第一段岩稜地形了!先直上找好攀爬的地方走,爬到一半左右,需往右稍微腰繞,爬上一小段碎石,再往左垂直上爬。頗有暴露感,須小心攀爬!
09:20 通過之後,回到一段有樹林的稜線。
09:30 離開樹林後眼前出現第二段岩稜地形,這大概是最難的一段,一開始會稍微從岩稜右側腰繞上行,再轉左直攀上稜,路線上的繩子多半已很舊,不建議使用。最後比較垂直攀爬的兩段,我們有自行開繩10米扁帶輔助。
10:00 過完第二段岩稜,再小心走過一小段刀稜(有點像大關斷的刀稜但岩質是穩的,只是視覺上可怕),來到一塊小平台喘一下壓壓驚。
10:15 過最後一段岩稜了,岩質穩,小心走沒問題。
10:25 來到青蛙石,到這邊地形就都結束了!
中央尖東叉路就在眼前,鬆了大大一口氣,大家都很開心,中央尖東峰稜線看起來超碎,沒人想去,直接找路下往主東鞍部,傳統路就在眼前了啊~
11:00 主東鞍部小休,接回傳統路好感動!
11:15 前進中央尖,從鞍部上到中央尖的這段路意外地又陡又長,但大家都很放鬆,邊走邊玩邊拍照。
11:40 終於抵達中央尖山啦~想了好多年、撤退好幾次,終於來了!
12:40 在山頂玩夠了之後,再次繃緊神經,出發往今天第二個危險路段-死亡稜線前進。一開始先來一段拉繩直下地形,要小心卡背包。接著就在破碎的地形中小心地往下行走,有幾段要往北繞,小心地對照行跡看路徑,一直下到H3580左右,再開始轉腰繞橫渡。
出發前看到資訊,今年4月的花蓮大地震後,兩段橫渡碎石的拉繩都被震掉了,地形也變得更為破碎。(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935203886528583/posts/7717898334925737/)
不過八月時有隊伍在第二段橫渡綁了新的架繩。(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1653614654914504/posts/3861040944171853/)
13:30 第一段橫渡,中間碎石幾乎崩掉沒有踏點,稍微沿著岩壁底端上繞後橫渡,小心踩出踏點。
13:50 第二段橫渡,有好心人的佛心架繩,有架繩真的差很多!以倒V型先往上攀爬到架繩中繼點的大石,再往下踩碎石坡接回路徑。
14:10 終於過完死亡稜線危險的部分了!接下來就走在稜上。
14:30 抵達天空營地~沒有想像中的無遮蔽,四周的圓柏樹還是可以擋掉一點風,這兩天的營地都比南湖圈谷避風多了。
本來大家考慮是否要再往前推進到下一個樹林中的MIT營地紮營,比較避風也可以預先多踢一點路。但天空營地實在是太棒了!今天的天氣又是完美的大晴天,決定今天就在此停下腳步。倚靠著中央尖山的肩脊,看了一場絕美的日落秀。iio說天空營地這個名字是他們當年命名的,睽違21年的舊地重遊,想必是感慨萬千。
天空營地訊號佳,可以躺在天幕下滑4G。
9/16 Day4 天空營地-新鞋山-羅閑山-松林營地
天氣晴,入夜雨
05:20 出發,天空營地跟中央尖山西峰之間的鞍部要下切好深,下坡超陡
05:50 MIT營地,位在中央尖與西峰之間的鞍部,MIT台灣誌拍攝團隊開闢出的營地,分兩小塊(2T*2),可紮營的大小跟天空營地差不多,若是天氣不好建議可以來此紮營,樹林中較避風。
06:25 爬上中央尖山西峰,一路上的雲瀑好美,回頭展望壯麗的中央尖山,西峰的山頭很破碎,聽說三角點已經崩到不知所蹤,沒有人想嘗試爬上山頭。
06:40 出發,續往北二段的路徑往下,碎石坡拉繩地形,發現西峰的鋼製三角點原來崩落到碎石坡下了。下一段之後找路往北邊腰繞,切回新鞋山稜線,但似乎切的位置有點太低,遇到陡峭山壁過不去,於是又往上爬一段,繞過山壁後再下切,想辦法切回西北稜。這邊我們一開始有點沒跟到好走的路徑,花了一些時間找路才回到路徑上,地形跟植被似乎只要位置偏差一點就會變得難以通過。跟上路徑之後,布條都蠻密集可跟隨。
07:50 看天池鞍部草原,有3-4個看天池散落,遇到的第一個看天池聞起來有水鹿尿味,池水面還飄著死蟲,水質堪憂,後來往下取第二個看天池稍微好一點,顏色還是偏黃但至少沒有騷味。
在此查詢天氣資訊、討論有沒有可能今天就踢出去,最後決定先到羅閑山再看看時間決定。
08:40 出發,走到草原底之後再右上陡切回森林中的主稜,一直到新鞋山前的林相以鐵杉為主,林下為密集箭竹鑽行。
在從看天池草原陡下的這段路,有許多分岔稜,會不時遇到斷稜或太陡的地形,需要往左、往右切換稜線尋找好走的路。我們大致上先從主稜切往左邊(南)的稜線,跟一段之後再切回右邊的主稜。可仔細找路徑路條跟隨,或是自行依地形判斷,小心不要跟錯稜了。
09:55 新鞋山前山頭,小休~10:13
10:48 新鞋山,大家拿新鞋出來拍照(出發前的新鞋走到第四天看起來都歷經風霜啦)
新鞋山後林相轉為松林,箭竹逐漸消失,變得好走許多,終於不用再鑽箭竹了!
12:05 松針平坦處休息吃午餐~1235
13:35 羅閑山,大家都走到恍神度估,好累!!~14:00
14:30 抵達2020記錄中的松林營地,在往前一點就是羅閑山後的鞍部,沒有想像中的寬大平坦,但在稜線正路上還是可以找到算平的地紮營約4T*2
大家都累了,不再想今天硬拚出去,就地紮營吧~
沒想到當我們悠閒地耍廢、早早煮完飯吃完晚餐時,傍晚五六點左右赫然發現離天幕不到三公尺的距離的枯木樹幹,有一窩虎頭蜂陸續回巢!在天黑前最後一刻決定拔營,往前面鞍部方向再重新找一塊地紮營,匆忙狼狽搬家,幸運的是搭好天幕後正好才下起雨......
9/17 Day5 松林營地-南湖溪匯流口-產道登山口
天氣晴
04:40 歸心似箭,摸黑早早出發
05:30 一片松林大平坦地,感覺這裡比起昨天的松林營地更適合紮營!
06:00 下溪前的最後一顆山頭休~06:15
07:25 溪底,耳無溪與南湖溪匯流口。昨天大家有點擔心過溪的水量會不會因為下雨而暴漲,還好雨下得不多,我們過溪水位也沒有超過膝蓋,從匯流口上游的南湖溪這一側找好過的地方通過後,在溪邊休息。
07:50 出發,過溪點面對的岩壁右側,找路上切後,沿著離溪一段高度腰繞,經過兩條支流(第一條有小水流,第二條為乾溝),似乎有點腰繞過頭,來到一片長著蕨類的河階地,感覺曾經有耕作過,有許多人為垃圾,現在也還有許多水管交錯著。從稜尾往上切回林道,好陡。
08:35 接上林道了!
09:08 森興知電線桿編號19,看到電線桿代表快要出去了!
09:17 出來水泥產道!遠遠地還可以看到中央尖,大家興奮地與中央尖最後合照、告別。要出去回到台7甲,還要走好長一段路,我們走一走很幸運遇到一位開小貨車的姊姊載我們一程,還直接把我們送回勝光停車處,真是天使QQ
這五天的一切都充滿著幸運,感謝強壯的夥伴們carry走完,也感謝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