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網址:https://swnhao0208.pixnet.net/blog/post/185688718

我們自溪源的第一灘水,從溪與河匯流交雜的柔波間走過,沿途中,我們聽見人類自高堤傾倒垃圾的噪音,以及在親水區的嘻鬧聲,最後是山羌的鳴叫聲,此三者構成從下游到上游主要的聲景。隨著海拔提升,凝結沉悶的空氣愈加流動,人聲愈加沉寂,甚至原本滔滔不絕地溪流都變得竊竊私語般,最後僅剩谷線與其中的一片森林……。
【人員】
陳裕濠(紀錄)、小黑(隊員)
【攜帶裝備】
公裝:25MPC繩*1、10M扁帶*1、5M扁帶*1
個裝:手持上升器、八字環、6mm輔助繩環、Sling*2、空勾環*2
【路線難度】
V1A1T2M1
*備註:
V1:無上攀或下攀/無須繩索/無溪降No abseils
A1:徒涉平靜水域//選擇性泳渡
T2:半天行程
M1:海拔低於500公尺
【日期】
2025/05/31
【預定行程】
大坪林→A車放置阿柔池(24.98646,121.62256)、B車放置阿柔洋產業道路(24.97334,121.6145)→H241山徑過溪點→H251匯流口→H305匯流口→H347匯流口(24.97438,121.62116)→綠豆湯鞍部(24.96959,121.62069)
【實際行程】同上
大坪林→A車放置阿柔池(24.98646,121.62256)、B車放置阿柔洋產業道路(24.97334,121.6145)→H241山徑過溪點→H251匯流口→H305匯流口→H347匯流口(24.97438,121.62116)→綠豆湯鞍部(24.96959,121.62069)
【累積雨量】
25/05/28~25/06/01:40-70mm
此紀錄獻給第一次溯源的小黑
【詳細記錄】
今天是個陰涼的好天氣,我們原本預計在深坑的著名戲水地阿柔池先集合,再以AB車來回接送的方式將B車放置天南宮南側,二格山徑匯入馬路處。然而因本人不小心睡過頭,因而直接在天南宮旁集合,再分車下行至阿柔池。
儘管兩地間路程皆是宜人的柏油產業道路但要注意24.984092, 121.614436處有犬隻被放養在急彎處,我與雙載的小黑差點在此處與對向來車撞上,實在危險。經過這段驚魂的騎行後,我們終於到達道路旁的下切小徑,想比於2月造訪時,入口處被植被遮蔽地更多了,但以21號電線杆為中心探索便能找到。經過2分鐘後我們便從道路下到溪谷,此時10:14。
甫下溪便是一片長達20米的滑板,下游緊接著便是阿柔池(H118)。那是一個長寬約7米的潭,溪水混濁看不見底。上游可見綿延的帆布碎片以及磚瓦等建築廢棄物。

下溪點20米滑板
續行不到五分鐘便見左股86度外傾支流瀑(H120),高度7m,右股溪流方位角則是176度,水量比1:10。此處也是王軍寮溪匯入阿柔坑溪之處,然而因貼著右岸行走便錯過了匯流口。
10:23時,右岸出現一片可愛的崖潭(H125),潭上是一剝就碎的礫石層,續行左岸出現農地駁坎。

可愛的崖潭,左岸輕鬆繞過
10:30我們來到無名橋底2m潭壩前。橋後便是H135匯流口,左股100度,右股183度,水量比3:5。而前方便是本日的第一個地形,10m雙層亂石淺潭瀑(H135)。雖然右岸有著明顯的高繞路徑,但我們仍嘗試以互助攀登攀上第一石階,再經過一段有些驚險的橫渡到達上瀑瀑頂。

10m雙層亂石淺潭瀑
完成攀登後緊接著的便來到一片位於左岸蓋著鐵皮農寮的水泥地基(H144),裡面的一隻狗望向我們。此處也是楠邦寮古道(或者稱Linda road,見Tony前輩的網誌)即將匯入馬路之處。右岸則出現連綿平台,每個平台都放置著一張板凳,草木短小舒適。
10:54我們走完一段15m的滑板地形後,便遇到上次從右岸板凳河階高繞的5m亂石落差。

從右岸板凳河階高繞的5m亂石落差
1110經過 2m石壩以及10m的滑板後,我們便要進入這條溪的第二關卡。一片高達10m巨石(H199),溪水自巨石左岸流下,而阿柔坑溪也在此處進入了約50米的高峽段。我們自右岸高繞巨石回到溪谷,並直面第三關,轉角水道3米瀑(H208)。我們先從深至胸口(本人160cm)的5米水道接近2米瀑,再互助攀登度過地形。

10m深潭巨石,溪水自巨石左岸流下

50米長的高峽段
11:35-11:45我們在攀登完後來到一片 20m的滑板小休(H226),續行左岸出現一片疑似人工整治的平台,一棵橫倒的巨木上面停放著一列山蘇列車,谷線在此處變得平緩呈現一片平瀨。

倒木上的山蘇列車
11:56經過一片右岸高壁後一張黃布條出現在枝枒上,這裡是登筆架山的山徑過溪點(2月溪行的離溯點)。再行右岸竟然出現5m的疊石高駁崁(H244),給人一種橋墩的感覺。

5m的疊石高駁崁
12:03來到筆架山匯流口(H245),左股120度往筆架山,右股198度往綠豆湯鞍部,水量比1:2。取右股續行遇 2m slab瀑後便來到H267匯流口,左股170度,右股220度,水量比1:2,此處植被逐漸漫入溪谷。

2m slab瀑
12:25溪谷間的石縫間竟然夾著台車的輪軸,旁邊還插了有著鋼鐵鎖鏈的鐵棒。續行經過H275匯流口(左股116度,右股200度,水量比1:4,取右股)後遇兩長窄潭,之後竟又見台車遺構,而右岸更是直接懸出一根鐵軌。雖然此階段在經建三地圖中標示著一片耕地,卻未見有軌道標示,也許未來能夠再探探此處。

被夾在石縫中的台車輪軸

右岸懸出的鐵軌
12:42經過 3米落差後,我們來到了H297匯流口,左股140度,右股232度,水量比1:3,取右股。
12:53開始兩岸溪谷出現成片駁崁地基,這些平台極度平緩但長滿植被且陰溼,上游豎立粗大的竹子,河川亦被駁坎河堤收束地窄窄的。比對古地圖才知道原來此處是南邦寮聚落正下方。從這裡開始谷線開始被植被淹沒,而被植被卡住時,牛虻也不會讓你閒著,找準時機便隔著衣褲開始叮咬。不過因為咬得太緊的緣故,所以能夠輕易地抓到牠。

兩岸成片駁崁地基
13:17時我們終於來到了魯地圖上的水線終點,這裡是一片會被綠意淹沒的碗型四岔股,左股163度,中股205,右側谷線則不太明顯。為了閃躲植被,我們先是先行左中股的小稜至陡峭處,再沿著中股右岸回溪。

碗型四岔股
13:30原本滔滔不絕的溪水在此變得竊竊私語,時而潛入、時而伏流。13:39在H399處我們來到了能見到的最後一處水源,上游處有一大塊長滿植物的巨石豎立在叢林中,從此五色鳥的啼叫聲便取代了溪水聲成為主要聲景,山羌的呼鳴聲則在其中點綴著。

14:05我們自兩條小稜夾起的小隘口(H482)通過,沿路開始出現零星的人為垃圾,想必是從稜線上被丟出後再被沖刷下來的。此時植被開始變得稀疏,坡度也逐漸變得陡峭,涼風自稜線吹入谷中。

兩條小稜夾起的小隘口
14:23經過一段奮力攀爬後上到有登山客在走動的步道,這裡不只有木製路牌,更有木製階梯,不愧是猴山岳步道系統。我們取西北稜線路行並在0.8K處南轉,這裡的路徑被施作水泥,後面更是有花崗岩階梯。

開闊舒適的登山道
14:52經過一道乾壩後到達道路,我們的機車就在一旁水桶處。

後記
在前往阿柔池取車的路上,我與小黑特別前去拜訪了地圖上標記王軍寮瀑布之處,地圖上的路徑走起來像是私人菜園的水管路,但綁有布條。王軍寮瀑布為兩股5m懸瀑,其中一股裝有水管。

王軍寮瀑布
離開王軍寮瀑布,我們跨過復興橋再次回到阿柔坑溪旁。由於道路緊依著阿柔坑溪,我們便決定將這條溪看仔細。續行,政府開闢了一片親水遊憩區,製造出了不小的落差儲水,但似乎也阻斷了魚群上游的路徑,兩側溪岸出現花崗岩石階。再行,一片有著私人籃球場和桌球桌的別墅抱住這一段溪流。再行,寬闊的106乙線道將溪床遮掩片刻。再行,我們趴在文山路20巷橋上的欄杆看溪,兩岸是水泥砌成的高崖,左岸破碎突出的聲響不來自山體,而是自人類生活崩塌而出的垃圾。

我們最後一次凝視被稱作阿柔坑溪的水流,是在深坑老街對岸的河濱步道。遊客在此散步家常,笑呵呵地看溪底的白鷺為了維護獵場而互相驅趕,橋的另一側,兩股水流融入彼此,彎曲、褶皺、順推,成為彼此。

兩股水流融入彼此,彎曲、褶皺、順推,成為彼此
回家後,小黑的右手臂與脖子有不少過敏反應。